Retrieving the Dragon into the Vase: The Core of Shitao’s Sixteen Luohans Scroll and a Symbol of His Retreat

Fiche du document

Auteur
Date

2020

Type de document
Périmètre
Langue
Identifiant
Collection

Persée

Organisation

MESR

Licence

Copyright PERSEE 2003-2023. Works reproduced on the PERSEE website are protected by the general rules of the Cod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For strictly private, scientific or teaching purposes excluding all commercial use, re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to the public of this document is permitted on condition that its origin and copyright are clearly mentionned.




Citer ce document

Shi-yee Liu, « Retrieving the Dragon into the Vase: The Core of Shitao’s Sixteen Luohans Scroll and a Symbol of His Retreat », Arts Asiatiques, ID : 10.3406/arasi.2020.2064


Métriques


Partage / Export

Résumé Ja En Fr Zh

17 世 紀 の 中 国 の 僧 侶 で 、 画 家 と し て も 大 き な 影 響 力 が あ っ た 石 濤 は 、 1667 年 に 安 徽 で 「 十 六 羅 漢 図 」 と 題 さ れ た 画 巻 を 作 製 し た 。 本 論 は 、 こ の 製 作 の 歴 史 的 背 景 を 探 求 し て 、 石 濤 の 画 家 に な る ま で の 修 業 過 程 の 年 代 を 再 検 討 し 、 こ の 作 品 の 自 叙 伝 的 な 意 味 を 追 究 す る 。 こ こ で 、 石 濤 は 伝 統 的 な 十 六 羅 漢 図 に 反 し て 羅 漢 が 竜 を 降 す 場 面 を 絵 の 中 心 に 置 き 、 竜 を 降 伏 す る 道 具 と し て 鉢 で は な く 瓶 を 描 い て い る 。 こ の 瓶 は 、 竜 を 瓶 に 入 れ て 降 し た と い わ れ る 李 誠 惠 ( 876 〜 925 年 ) の 伝 説 か ら 発 想 さ れ た も の と 思 わ れ る 。 こ こ で は 、 竜 は 中 国 仏 教 の 理 想 で あ る 覚 醒 に 反 す る 存 在 を 象 徴 し て い る 。 李 誠 惠 の 伝 説 は 、 朱 子 学 の 伝 統 や 、 迷 え る 精 神 を 本 来 の 清 浄 な 状 態 に 戻 す 、 と い う 、 さ ら に 後 世 の 観 念 に も 反 映 さ れ る よ う に な っ た 。 吳 彬 や 丁 雲 鵬 な ど に 見 ら れ る 瓶 の 中 に 竜 を 閉 じ 込 め て 降 す 、 と い う 図 像 は 、 こ の よ う に し て 説 明 で き る 。

By examining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the Sixteen Luohans, a scroll painted in Anhui in 1667 by Shitao, a Buddhist monk and major painter of the 17th century,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new chronology of Shitao’s early life and explores the autobiographical dimension of the work. Against the pictorial tradition of the Sixteen Luohans, Shitao expanded the dragon-subjugation section, placed it at the center and substituted a vase to a bowl as the tool for the task. This substitution was probably inspired by the legend of the monk Li Chenghui (876‒925), who retrieved a dragon into a vase. With the symbolism of wayward dragon as impediments to enlightenment in Chinese Buddhism, Li’s story resonated with the tenet of restoring one’s stray mind to its original state of purity in Neo-Confucianism as well in later times. The resonance may explain the vase in the dragon-subjugation scenes in, for instance, Wu Bin’s and Ding Yunpeng’s Luohan paintings, to which Shitao’s work is indebted.

En examinant le contexte historique des Seize Luohans peints dans l’Anhui par Shitao, moine bouddhiste et peintre influent du XVIIe siècle, cet article propose une nouvelle chronologie des années de formation de Shitao et explore la dimension autobiographique de l’œuvre. Allant à l’encontre de la tradition picturale des Seize Luohans, Shitao étend la part consacrée à la soumission du dragon, la peint au centre et fait d’un vase et non d’un bol l’instrument de la victoire sur l’animal. Ce vase lui fut probablement inspiré par la légende du moine Li Chenghui (876-925), qui recueillit un dragon dans un vase. Face au dragon rebelle s’opposant à l’illumination dans le bouddhisme chinois, l’histoire de Li résonna dans le néoconfucianisme, comme plus tardivement, avec l’idée de ramener l’esprit égaré à un état originel de pureté. Ainsi peut s’expliquer le vase dans des scènes ultérieures de soumission des dragons comme les peintures Luohan de Wu Bin et de Ding Yunpeng.

與 傳 統 《 十 六 羅 漢 像 》 卷 不 同 , 石 濤 此 作 的 降 龍 段 居 於 全 卷 中 央 , 占 全 幅 近 百 分 之 三 十 , 且 羅 漢 持 一 净 瓶 而 非 缽 。 降 龍 歸 瓶 的 典 故 可 能 出 自 五 代 僧 李 誠 惠 (876-925) 的 事 跡 , 李 氏 長 年 蓄 龍 於 瓶 中 , 一 日 逃 逸 , 被 李 收 攝 歸 瓶 。 中 國 佛 家 習 以 龍 象 徵 修 行 之 障 , 李 誠 惠 蓄 龍 、 放 龍 、 攝 龍 之 舉 與 日 後 宋 、 明 心 學 强 調 收 心 、 回 歸 本 性 相 呼 應 , 或 爲 晚 期 羅 漢 畫 中 降 龍 改 用 瓶 的 原 因 , 晚 明 的 吳 彬 和 丁 雲 鵬 即 為 案 例 。 本 文 根 據 石 濤 的 禪 修 經 歷 和 《 十 六 羅 漢 》 卷 的 創 作 背 景 , 對 其 早 年 行 止 提 出 新 看 法 , 認 爲 這 幅 宗 教 畫 顯 示 他 在 追 求 名 位 未 遂 之 後 , 決 意 退 身 清 修 , 重 拾 初 心 , 有 自 傳 性 質 。

document thumbnail

Par les mêmes auteurs

Sur les mêmes sujets

Sur les mêmes disciplines

Exporter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