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 images du dieu Indra dans la vallée de Katmandou, Népal. La néwarisation d’une divinité indienne

Fiche du document

Date

2022

Type de document
Périmètre
Langue
Identifiant
Collection

Persée

Organisation

MESR

Licence

Copyright PERSEE 2003-2024. Works reproduced on the PERSEE website are protected by the general rules of the Cod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For strictly private, scientific or teaching purposes excluding all commercial use, re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to the public of this document is permitted on condition that its origin and copyright are clearly mentionned.




Citer ce document

Gérard Toffin, « Les images du dieu Indra dans la vallée de Katmandou, Népal. La néwarisation d’une divinité indienne », Arts Asiatiques (documents), ID : 10.3406/arasi.2022.2153


Métriques


Partage / Export

Résumé Ja En Fr Zh

ネ パ ー ル に お け る イ ン ド ラ 神 の 図 像 の 変 遷 は 、 あ ら ゆ る 点 で 興 味 深 い 。 ネ ヴ ァ ー ル 文 化 の 中 心 地 で あ る カ ト マ ン ド ゥ ー 渓 谷 で は 、 こ の イ ン ド 由 来 の 神 が 受 け 入 れ ら れ た が 、 そ こ に 新 た な 性 格 と 新 た な 図 像 が 与 え ら れ た 。 こ れ は 、 十 二 世 紀 以 後 、 イ ン ド 亜 大 陸 自 体 で は 、 こ の 神 の 表 象 が わ ず か な 例 外 を 除 け ば ほ と ん ど 見 ら れ な く な っ た こ と と 明 確 な コ ン ト ラ ス ト を な し て い る 。 本 論 で は 、 こ の ネ パ ー ル の 彫 刻 ( 木 材 、 金 属 、 石 ) の 特 色 に 注 目 し 、 十 一 世 紀 か ら こ ん に ち ま で 継 承 さ れ る 図 像 的 タ イ プ の い く つ か が 、 毎 年 八 月 末 か ら 九 月 に 行 な わ れ る 王 権 を 祝 う 祭 典 、 イ ン ド ラ ・ ジ ャ ー ト ラ ー Indrajātrā と か か わ っ て い る こ と を 示 す 。 こ れ ら の 図 像 は 、 地 域 的 文 化 の 文 脈 の 中 で 、 と り わ け こ の 祭 典 の 背 景 を な す 伝 説 に よ っ て 理 解 す る こ と が で き る 。 仏 教 は 、 こ う し た 図 像 の 展 開 に 大 き な 役 割 を 果 た し て い る 。 と く に イ ン ド ラ の 母 に 同 定 さ れ た ヴ ァ ス ン ダ ラ ー の 人 物 像 に は 、 仏 教 の 影 響 が 色 濃 く 現 わ れ て い る 。 本 論 で は 、 主 に 高 貴 な 彫 刻 を 扱 う が 、 同 時 に よ り 民 衆 的 な 図 像 に も 目 を 向 け る 。 そ こ で は 、 イ ン ド ラ は 豊 饒 を 表 わ す 男 根 的 な 神 と さ れ 、 ま た 死 と 結 び つ け ら れ て い る 。 結 論 部 分 で は 、 可 能 で あ る か ぎ り 、 美 術 史 的 研 究 と 民 俗 誌 の 研 究 を 並 行 し て 進 め る こ と の 重 要 性 を 述 べ る 。

The iconographic destiny of the god Indra in Nepal is remarkable in every respect. The Kathmandu Valley, home of Newar culture, adopted this Indian god but gave him hi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new representations, even as images of Indra were, in the twelfth century, gradually disappearing from the subcontinent, with a few exceptions.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peculiarities of this Nepalese statuary (wood, metal, stone) and demonstrates that the iconographic models that have persisted for centuries, from the eleventh century to the present day, are closely linked with Indrajātrā, a royal festival held every year at the end of August or in September. To shed light on Indra’s artistic forms, the author focuses on the local cultural context, especially the legend that forms the framework of the festival. Buddhism has played a considerable role in this development. It has left its mark, especially on the figure of Vasundharā, who is identified with Indra’s mother. The article deals with the noblest statues, without overlooking the more popular images that portray Indra as a phallic god of fertility and associate him with death. It concludes by stressing the importance of conducting, whenever possible, art history and ethnographic studies simultaneously.

Le destin iconographique du dieu Indra au Népal apparaît en tout point remarquable. La vallée de Katmandou, foyer de la culture néwar, a adopté ce dieu indien, mais elle lui a donné des caractères propres, des figures inédites, alors même que les représentations d’Indra disparaissaient progressivement du sous-continent au XIIe siècle, à quelques exceptions près. L’article s’attache aux particularités de cette statuaire népalaise (bois, métal, pierre) et démontre que certains types iconographiques qui ont perduré à travers les siècles, du XIe à nos jours, se rattachent en grande partie à l’Indrajātrā, une fête royale, qui se tient tous les ans fin août ou en septembre. Il s’agit donc d’éclairer une iconographie par le contexte culturel local, tout particulièrement par la légende qui forme le canevas de la fête. Le bouddhisme a joué un rôle considérable dans ce développement. Il a imposé sa marque, notamment autour de la figure de Vasundharā, identifiée à la mère d’Indra. L’article s’attache aux statues les plus nobles, sans négliger les formes plus populaires qui font d’Indra un dieu phallique de la fécondité et qui l’associent à la mort. Il conclut sur l’importance de mener de front, quand c’est possible, histoire de l’art et étude ethnographique.

因 陀 羅 神 祇 在 尼 泊 爾 的 形 象 變 遷 十 分 引 人 注 目 。 12 世 紀 時 , 因 陀 羅 神 像 在 次 大 陸 逐 漸 消 失 , 僅 餘 少 數 例 外 。 但 加 德 滿 都 谷 地 作 為 尼 瓦 爾 文 化 的 發 源 地 , 仍 然 信 奉 著 這 位 印 度 神 祇 , 並 且 賦 予 了 祂 新 的 形 象 與 新 的 特 征 。 本 文 旨 在 介 紹 這 座 尼 泊 爾 神 像 ( 木 頭 、 金 屬 、 石 頭 ) 的 特 殊 性 , 並 揭 示 自 11 世 紀 流 傳 至 今 的 部 分 神 像 類 型 與 因 陀 羅 亞 德 拉 節 日 之 間 的 密 切 關 聯 , 該 節 日 由 王 室 每 年 在 八 月 底 或 九 月 舉 辦 。 為 了 闡 明 因 陀 羅 的 藝 術 形 象 , 筆 者 著 眼 於 當 地 文 化 背 景 , 側 重 於 因 陀 羅 亞 德 拉 節 日 形 成 的 相 關 傳 說 。 在 其 形 成 過 程 中 , 佛 教 扮 演 了 重 要 角 色 , 並 對 其 產 生 了 深 遠 影 響 , 尤 其 是 被 認 為 是 因 陀 羅 之 母 的 雨 寶 持 世 菩 薩 。 本 文 探 討 了 因 陀 羅 的 崇 高 形 象 , 亦 沒 忽 視 祂 更 加 世 俗 的 形 象 , 因 陀 羅 也 被 塑 造 為 生 育 之 神 和 死 神 。 最 後 , 筆 者 強 調 研 究 應 盡 可 能 地 同 時 結 合 藝 術 史 和 人 種 學 。

document thumbnail

Par les mêmes auteurs

Sur les mêmes sujets

Sur les mêmes disciplines

Exporter 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