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ives of Dakou in China: From Waste to Nostalgia

Fiche du document

Date

2018

Discipline
Type de document
Périmètre
Langue
Identifiant
Collection

Persée

Organisation

MESR

Licence

Copyright PERSEE 2003-2023. Works reproduced on the PERSEE website are protected by the general rules of the Code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For strictly private, scientific or teaching purposes excluding all commercial use, reproduction and communication to the public of this document is permitted on condition that its origin and copyright are clearly mentionned.



Citer ce document

Nathanel Amar, « The Lives of Dakou in China: From Waste to Nostalgia », Études chinoises. 漢學研究, ID : 10.3406/etchi.2018.1647


Métriques


Partage / Export

Résumé En Fr Zh

1990s : dakou (打 口 ) CDs and tapes. Literally meaning “ cut” or “ gashed,” the term dakou refers to CDs and tapes illegally sold on the Chinese black market in the 1990s, which had been shipped to China from the West in order to recycle unsold CDs and tapes. To prevent them from being sold on the black market, these CDs and tapes were cut (打) on the edges (口) in order to render them useless. This did not take into account, however, that an audio disc is read from the center to the outer edge, so only the last track was lost. A large part of this musical waste was sold for a cheap price on the black market in large cities in China, in defiance of official censorship, since a lot of Western pop music was forbidden. This paper tackles the question of dakou nostalgia by the members of the “dakou generation” through a study of various accounts, as well as stories and articles that have been published in the past few years, shedding new light on this unprecedented phenomenon.

Un objet inédit a transformé en profondeur la scène culturelle chinoise dans les années 1990 : les CD et cassettes dakou (打 口). Littéralement «encocher» , le terme de dakou fait alors référence aux disques et cassettes audio vendus illégalement sur le marché noir chinois dans les années 1990 en provenance des pays occidentaux qui envoient par cargo des conteneurs entiers de disques et cassettes invendus afin d’être recyclés. Pour éviter que ces produits ne soient détournés et revendus illégalement, les disques et cassettes sont cassés (da 打 ) à leur extrémité (kou 口 ) afin de les rendre inutilisables. C’était sans compter sur le fait qu’un disque audio se lit de son centre vers sa périphérie, et en cassant l’extrémité d’un CD, seul le dernier morceau était inécoutable. Une partie de ces déchets musicaux se retrouve sur le marché noir des grandes villes chinoises, vendus à bas prix, et défiant la censure officielle, qui interdit une grande partie de la musique pop occidentale. Cet article entend aborder la question de la nostalgie de ce qu’il est convenu d’appeler la «génération dakou» à travers une analyse des témoignages, récits et articles qui se sont multipliés ces dernières années et qui apportent un nouvel éclairage sur ce phénomène inédit.

馬 泰 然 (Nathanel Amar) :“ 打 口 ” 在 中 國 的 多 重 命 運 : 從 垃 圾 到 懷 舊 二 十 世 紀 九 十 年 代 , 一 個 嶄 新 的 東 西 深 深 地 改 變 了 中 國 文 化 景 觀 , 那 就 是 打 口 。 打 口 的 字 面 義 表 示 “ 缺 口 ”, 這 個 詞 指 的 是 中 國 九 十 年 代 當 中 黑 市 裡 非 法 販 賣 的 唱 片 、 光 盤 和 磁 帶 , 這 些 貨 品 來 自 西 方 國 家 由 輪 船 運 到 中 國 的 全 部 都 是 唱 片 和 帶 子 的 貨 櫃 , 但 沒 賣 出 而 被 收 回 的 。 為 了 不 讓 這 些 貨 物 被 非 法 轉 賣 , 它 們 的 邊 角 被 打 破 , 因 而 無 法 再 使 用 。 不 過 , 這 麼 做 , 倒 是 沒 想 到 一 點 , 就 是 使 用 時 , 唱 盤 的 取 讀 都 從 中 央 向 外 進 行 , 所 以 缺 口 的 打 口 仍 然 可 使 用 , 除 了 最 後 一 段 。 這 些 音 樂 垃 圾 因 此 流 傳 在 大 城 市 的 黑 市 裡 , 非 常 便 宜 , 挑 戰 著 官 方 監 控 , 因 大 部 分 的 西 方 流 行 音 樂 都 被 官 方 禁 止 。 本 文 首 先 處 理 可 稱 之 為 “ 打 口 一 代 人 ” 的 懷 舊 問 題 , 經 由 分 析 最 近 幾 年 來 越 來 越 多 的 與 之 相 關 的 見 證 、 故 事 和 文 章 , 它 們 都 對 這 個 嶄 新 的 現 象 提 供 了 一 個 新 照 明 。

document thumbnail

Par les mêmes auteurs

Sur les mêmes sujets

Sur les mêmes disciplines

Exporter en